9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巴南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农村面积最大、农民人口最多、农业比重最高的区,近年来巴南聚焦特色,大力发展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双高”现代农业。今年上半年,全区粮食和生猪产量占中心城区一半以上,蔬菜产量占中心城区的47.3%,水果产量占比超三分之一,为全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牢牢兜底。
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巴南紧扣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目标任务,以“党建统领·百村振兴”为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特色,全面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并先后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国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规范化试点等创建名单,被纳入全市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创建名单。
记者了解到,作为重要农业产区,巴南在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双高”现代农业,坚持走集群化、绿色化、共富化发展之路。
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蔬菜、生态渔业、高品质黑猪三大产业集群为引领的“大集群、小单元”发展布局。构建“早菜早产优供+食用菌全链创新+泡菜订单联农”特色发展路径,今年蔬菜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50亿元。打造生态渔业产业集群,培育“巴实绿耕·山城鱼鲜”品牌,推动水产养殖向生态化、品质化转型。高品质黑猪产业集群已建立“巴熟黑”品牌体系,构建巴熟黑猪三级繁育体系,推进黑猪核心原种猪场和育肥场扩建项目双落地,建成后产能突破3万头,成为中心城区最大黑猪种源基地。
在食用及农产品加工板块,着力打造火锅食材、大健康食品“一主一新”特色产业地标,形成加工带基地联动发展格局。新引进食农项目8个,协议总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186.7%。
农业品牌塑造方面,“巴南乌皮樱桃”“二圣梨”“接龙蜜柚”先后获评地标产品,“巴南银针茶”“巴南香米”等9款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居全市前3,有效期内绿色优质农产品110个。着力打造“巴实绿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8个农产品已纳入认证。
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巴南全区粮食和生猪产量占中心城区一半以上,蔬菜产量占中心城区的47.3%,水果产量占比超三分之一。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9067.2万元,村均45.79万元,稳居全市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5元,同比增长5.1%,绝对值居全市第3。
您即将离开“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