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先生;市司法局副局长殷洁女士;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廖聪全先生;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银政先生;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甘宇先生。
主持人:何涯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何涯】 15:01?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将于9月20日起施行,今天我们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向大家解读政策相关内容,非常高兴邀请到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先生,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何涯】?15:01?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司法局副局长殷洁女士;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廖聪全先生;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银政先生;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甘宇先生;他们也将围绕相关情况,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首先,请种及灵先生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 15:02?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相关情况。
【种及灵】 15:03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对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提出具体要求。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相关措施。今年7月28日,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审议通过《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并将于9月20日正式施行。
【种及灵】 15:04《办法》作为全国首部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省级政府规章,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严控频次、提高质效”和“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的原则,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办法》的主要内容:
【种及灵】 15:05?一是直击企业痛点,破解“检查扰企”的难题。《办法》主要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企业反映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办法》规定,鼓励采取“综合查一次”、简单事项“一表通查”。例如,对餐饮企业检查时,可以将市场监管、消防、应急等多个部门的检查事项整合起来,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一次性集中检查,以有效避免重复检查。
【种及灵】 15:06?针对困扰企业的检查不规范、标准不明确问题,《办法》明确,在国家部委制定行政检查标准的基础上,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可以细化本行业领域的行政检查标准;不同领域行政检查标准相互冲突的,有关部门应当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要提请有权机关进行协调。
【种及灵】 15:07针对社会诟病的随意检查、任性检查问题,《办法》要求日常检查要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实施主体、事项、依据、对象范围、方式、频次等;同时,还规定严格控制专项检查数量,未经审批不得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行动。
【种及灵】 15:08?二是重塑检查体系,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办法》聚焦“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三个方面,全面规范涉企检查工作体系,让检查更规范、企业更有感。聚焦“谁能查”,在明确可以实施涉企行政检查主体资格的同时,严禁议事协调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专家等任何组织和个人实施行政检查。比如,市场监管部门就不能委托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对相关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种及灵】 15:09?聚焦“查什么”,明确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要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布,清单之外或者清单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行政检查。目前,我们已经编制形成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608项,对应细化3120项检查内容,企业可以通过政府官网查看,对于这些内容之外的检查,企业有权予以拒绝,并可向执法监督部门投诉举报。
【种及灵】 15:09?聚焦“怎么查”,要求执法部门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非现场检查等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能够以书面核查、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检查方式,达到目的的,原则上不再入企检查。
【种及灵】 15:10?三是巩固改革成效,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我市从去年6月开始,全面推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今年初,又对涉企行政执法改革进行系统部署,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方面形成了很多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办法》坚持改革与法治相统一,将成熟定型的改革举措通过立法加以固化。
【种及灵】 15:11?比如:将“信用+执法”综合场景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要求执法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必须按照社会信用等级分级分类实施。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还应当在企业公共信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业信用评级,实现企业信用的精准画像,促进检查频次更合理,差异监管更精准。
【种及灵】 15:12?又比如:改革中全面推广“扫码入企”检查,对执法部门入企现场检查实行全过程监管。自今年6月全面推开以来,共实施“扫码入企”2.1万户次,取得了良好效果。《办法》规定,本市对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现场检查实行检查行为、检查对象赋码管理制度。行政检查实施主体开展现场检查前,应当依托行政执法以及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生成检查任务、获取“执法码”并形成检查通知书,方可入企检查。
【种及灵】 15:12?总之,《办法》的出台,将有效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难题,有力推动涉企行政检查从“随意查”到“规范查”,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何涯】 15:13?谢谢种及灵先生,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记者】 15:13?新华网记者:我们注意到,有企业反映,过去不同部门的检查频次较高,有时甚至一周内多次接受检查,打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节奏。《办法》在“减少检查频次、让企业‘轻装上阵’”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制度设计?
【何涯】 15:13?谢谢新华网记者,这个问题有请殷洁女士回答。
【市司法局副局长殷洁】 15:13?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办法》制定过程中,始终将“严控频次、减少干扰”作为优化涉企行政检查的重要工作目标。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殷洁】 15:14?第一个是“计划整合+信用监管”,从源头上压减行政检查的总量。《办法》明确要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必须统筹制定本行业本领域年度行政检查计划,详细列明检查事项、检查对象、检查频次等。同时检查计划必须报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后才能执行,从源头上杜绝“随意检查”。同时,《办法》明确规定计划制定时严格实行“信用分级差异化监管”,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降低抽检比例和检查频次;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要加大检查力度,真正实现“信用越好、检查越少”。
【殷洁】 15:15?第二个是“任务联合+结果互认”,避免多头重复检查。一方面,针对多个执法部门对同一个企业的检查任务,如果时间间隔在30天以内,要求必须联合开展检查,同时严格控制进入企业现场检查的人员数量。另一方面,明确规定不同部门对同一个企业同一个事项的现场检查结果,在30个工作日内要互认检查结果,并且对于专项检查结果已经覆盖日常检查事项的,也规定30天内不再重复开展日常检查。
【殷洁】 15:16?第三个是“无事不扰+非现场检查”,减少现场检查数量。《办法》明确规定执法部门对问题发生率比较低、投诉举报量少这些领域的低风险不需要主动检查的事项,要明确为“无事不扰”事项。目前在已经公布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中,已经明确了第一批“无事不扰”事项一共是194项。同时,《办法》还提出实现“非现场检查优先”的原则,凡是能通过大数据监测、视频监控、在线数据报送等非现场方式达到监管需要的,原则上不再进行现场检查。比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核查企业登记信息,不需要企业现场配合,从技术手段上的更新,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殷洁】 15:17?同时,特别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整个《办法》制定过程中,并非一味追求检查数量的减少,检查频次的降低,更加关注行政检查质效的提升。比如《办法》明确规定对投诉举报等引发的线索核查、突发应急状况等引发的即时检查等,没有规定次数限制,频次限制。对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严重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加强监管。
【何涯】 15:17?谢谢殷洁女士,请大家继续提问。
【记者】 15:17?国际在线记者:我们注意到,《办法》提出鼓励开展非现场检查,还规定涉企行政检查要以教育引导为主,请问重庆在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些规定,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银政】 15:17?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非现场检查方式,做好三方面工作:
【张银政】 15:18?一是科学确定非现场检查事项。全面梳理市场监管62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综合研判问题发生率低、投诉举报少、违法违规行为危害较轻等情况,初步确定信息公示、广告发布、无证无照经营、认证活动等19个“无事不扰”事项,除投诉举报、线索移交、监测预警外,原则上不入企检查。比如,对企业年报的监管,采取与注册登记、税务部门资产数据进行比对的方式;对广告发布内容的监管,主要通过线上监测方式。
【张银政】 15:19?二是精准锁定非现场检查对象。优化“信用评价+风险等级”监管,自动为121万户企业生成“数字画像”,将风险低、信用好的108万户A类企业纳入可非现场检查对象库。推广“沙盒监管”,为划定区域内企业建立政府指导员和企业观察员制度,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目前已将各区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对集中的41个孵化园、创业创新园、自贸片区等划入“区域沙盒”,对“沙盒”内企业实行“无事不扰”。
【张银政】 15:20?三是创新运用非现场检查方式。打造“渝食安”“特种设备在线”等应用,推进“AI+隐患治理”“语音+整改督促”“数字+风险防控”等无感监管,无需“进企业门”就能实现85%以上涉企风险隐患线上自动预警、线下同步整改。实施“山城有信”码上监管,建立企业风险监测指标和风险预警阈值,向企业远程发送行业政策、经营提示、风险警示信息300万条次。市场监管部门还推广使用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三书一函”,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等行政裁量权基准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建设指南“三书同达”。
【张银政】 15:21?今年1至8月,已对8241户企业免于现场检查,对1.7万户企业开展书面检查、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办法》各项规定,坚持机制创新与数智赋能,推进行政检查减量化、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更好构建“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涉企行政检查体系。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何涯】 15:21?谢谢张银政先生,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 15:21?重庆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综合查一次”可以有效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办法》对“综合查一次”进行了规范,在具体执法中如何用好这个机制,有什么好的做法?
【何涯】 15:22?谢谢重庆日报的记者,这个问题有请甘宇先生回答。
【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甘宇】 15:22?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永川区按照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扰的工作理念,我区积极拓展“综合查一次”覆盖面,创新出台《永川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工作制度》,在全市率先推广“2+N”全域覆盖“综合查一次”监管体系。其中,“2+N”中的“2”是指城区、园区,“N”则是指除城区外的其他镇街。
【甘宇】 15:23?我们的具体做法为:在每月底,我们会统筹合并全区执法单位对城区、园区所有企业的次月执法检查计划,推行强制联合检查,严控临时检查审批;城区外的镇街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综合查一次”场景,统筹开展辖区范围内涉企联合检查,实现“每月最多查一次”,让我们的企业从过去疲于“应付检查”回归到安心“专注发展”。比如今年7月,按照计划我区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高新区管委会等执法单位,都应在当月对辖区某家科技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我们提前把这三家单位的执法检查计划合并为同一天,通过“综合查一次”的方式大幅减少企业迎接检查负担。自今年5月实行以来,我区涉企检查频次下降了58%。
【甘宇】 15:24?在实现涉企检查“减量化”的同时,我们持续深化“法企同行 共护营商”专项行动,在我区创新推行“执法+服务”双向融合模式。围绕消防安全、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我们举办培训会20余场,开展法治体检170余场次,出具法律建议160余条,帮助企业提前排查风险、规范管理。此次《办法》的出台,为我区“综合查一次”机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进行政检查减量增效,持续优化我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甘宇】 15:25?一是加快构建涉企执法检查新模式。全面推行“信用+执法”差异化监管,把企业信用信息作为开展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扫码入企”,现场执法“逢检必扫”,确保执法过程透明可追溯。
【甘宇】 15:25?二是持续完善执法监督闭环新机制。依托“营商环境数字监督综合场景”,强化对线上执法数据的比对分析,我们紧盯“多头检查”“类案不同罚”等执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闭环管理。
【甘宇】 15:26?三是着力打造规范涉企执法新生态。我们将纵深推进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实体化建设区级法制审核中心,理顺重大涉企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工作体系,推动执法风险全量可控、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何涯】 15:26?谢谢甘宇先生,请继续提问。
【记者】 15:26?光明网记者:《办法》施行以后,请问重庆在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的同时,如何确保涉企监管不缺位?
【何涯】 15:27?谢谢光明网记者,这个问题有请廖聪全先生回答。
【廖聪全】 15:27?谢谢记者的提问。市城市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通过找准秩序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依法行政与柔性执法的平衡点、法治效果与社会反响的融合点,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以占道经营和建筑垃圾监管为例。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廖聪全】 15:28?第一个方面对占道经营全面推行“柔性执法”,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在入市手续办理、日常监管执法、摊区运行管理等环节不断实现机制创新、措施创新、政策创新。首先制定《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对占道经营经告知后立即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全年实施包容免罚4162件。其次研究制定摊区日常监管标准,完善清洁卫生责任、容错纠错、投诉处置等工作举措,营造和谐共赢、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廖聪全】 15:29?第二个方面在建筑垃圾监管领域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即:70%问题用服务解决、20%问题用管理解决、剩下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首先对企业广泛运用事前宣传、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非执法手段,引导建筑垃圾施工单位和运输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其次确保涉企监管不缺位,正如刚才种局长讲到的,该严则严,该宽则宽,我们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截至2025年7月底,全市建筑垃圾重点违法行为减少135件,同比下降77.5%。
【廖聪全】 15:30?第三个方面全面加强执法监督。自2020年开始,全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每年组织开展1次执法监督行动,组织至少1次案卷评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全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廖聪全】 15:30?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督促指导全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认真贯彻执行《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涉企行政检查办法》,规范履行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检查职责。
【廖聪全】 15:30?首先做到执法有规范。修订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和包容免罚清单,将推行轻微免罚与杜绝执法“宽松软”相结合,既体现执法的“力度”,又彰显执法的“温度”。
【廖聪全】 15:30?其次做到核查无遗漏。结合城市管理的主阵地在街面,每时每刻都在与市民群众接触的特点,指导区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对巡查发现和投诉举报的违法线索,在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同时,做到“无事不扰”。
【廖聪全】 15:31?最后做到违规有监督。持续深化城市管理领域执法监督行动,对破坏营商环境、损害企业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为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城市管理的力量。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何涯】 15:31?谢谢,请继续提问。
【记者】 15:32?法治日报记者:刚才,主发布介绍了《办法》的出台,将会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办法》在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吗?
【何涯】 15:32?谢谢,这个问题有请种及灵先生回答。
【种及灵】 15:32?《办法》从多个维度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种及灵】 15:33?一是通过“9个禁止”的规定,明确检查“红线”。《办法》中,清晰列出了涉企行政检查中禁止的9种行为,包括接受企业馈赠、参加企业宴请、强制企业接受指定中介服务等,为涉企行政检查划定了明确的“红线”禁区。这不仅为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了坚实依据,有效遏制了可能发生的寻租空间和不正之风,让企业能够更安心、更专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种及灵】 15:35?二是通过“四种检查”的规定,规范检查体系。具体来讲,一是“清单查”。全面梳理涉企检查事项清单,明确检查对象、内容和方式,并将事项清单在网上公布,实现检查事项清单化和数字化。二是“综合查”。推行“综合查一次”,部门内、部门间、层级间能合并检查的要合并,能联合检查的要联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三是“信用查”。推行“信用+执法”,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风险程度、经营规模、行业特点等信息对企业进行精准分类,实施差异化检查,让信用越好的企业,接受的检查越少。四是“亮码查”。执法人员执法必须出示执法证、亮出“执法码”。检查时,企业通过扫码就能清楚谁来查、查什么、查的结果,还能对检查过程进行评价。
【种及灵】 15:37?三是通过有权说“不”,来保障企业的权益。《办法》高度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的关切。明确规定了实施行政检查应当以教育引导为主,不得以行政处罚为目的,体现了人性化执法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尤其重要的是,《办法》赋予企业充分的监督和反馈权利,企业可以通过扫描“执法码”等便捷方式,对检查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监督和评价,有效保障了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执法人员未出示“执法码”的情况,企业有权拒绝检查。这种多渠道的反馈机制确保了企业的反映能够被及时获取、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和回应,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何涯】 15:39?谢谢种及灵先生。今天现场记者朋友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发言人来了”活动,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
您即将离开“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