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科技>科技资讯

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重庆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12.2%

发布时间:2025-09-24 16:09
发布时间:2025-09-24 16: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9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十四五”时期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发展成效。会上,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大伟表示,5年来,我市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9.8%提升到12.2%。

在全国地方立法中率先推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

何大伟介绍,5年来,我市践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着力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全面落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量等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期间,为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基础,2023年修订出台的《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在全国地方立法中率先推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商家发现自家品牌被仿冒却难找到证据,可通过公证机构发布悬赏,只要有人提供有效侵权证据,就能获得奖励,让证据收集更高效、更省心。建立“确认专利不侵权裁决”制度,如果企业被人质疑“侵犯专利”,可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裁决,提前厘清是否侵权,让纠纷解决“快一步”,这一制度创新被国家层面吸纳推广。2025年,我市出台知识产权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既契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又建立了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的通用规则,划清侵权红线,让创新主体实实在在感受到“创新有章法,发展有方向”。

同时,我市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大平台,获批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累计为381家创新主体开展专利预审服务,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从16个月压缩至6个月以内,提速获权为创新主体抢占市场提供保障支撑。获批建成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实现我市辖区内专利、植物新品种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审理质效显著提升,如首例通信领域5G标准必要专利案件推动了当事人在全球多起诉讼一揽子和解,该案判决更为全球通信领域专利许可费争议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我市还加快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机制,推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职能由市级下沉到26个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实现专利行政维权属地办、加快办。市高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签署《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替代性争议解决交流与合作协议》,成功调解多起重要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努力打造国际纠纷解决优选地。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显示,我市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94分提升至82.43分,位居西部第二。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较“十三五”增长104.3%

“十四五”期间,为着力构建知识产权运用新生态,赋能产业发展,我市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和转化运用,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9.8%提升到12.2%。我市获中国专利奖69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6项。

“上述成果的取得,正是我市一大批创新主体快速成长壮大的缩影。”何大伟表示,如深蓝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助力其成为央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阿维塔获得中国外观专利金奖,凭借“高颜值”迅速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同时,我市大力打造知识产权运营生态,“1+2+N”运营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即建成运行西部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进数智科技、生物医药等2个市级运营中心建设,N个区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收储可运营专利5万余件,知识产权供给方和知识产权需求方对接有了“门路”。积极推动“银企”对接让“知产”变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较“十三五”增长104.3%,金融惠企扩面增量,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我市还大力发掘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价值,实施商标品牌奖励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全市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总量达到371件,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石柱黄连、奉节脐橙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乌江”“冷酸灵”等42件商标品牌入选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巫山脆李”入选“2025中国品牌500强”。

商标注册服务从“唯一窗口办”转变为“区域就近办”

据悉,“十四五”期间,为着力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助力科技创新,我市全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实现主要业务“一窗通办”。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荣昌区、梁平区、黔江区、云阳县6个区县设立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商标注册服务从“唯一窗口办”转变为“区域就近办”。我市还建成1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化机构、20个区县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群众办理知识产权事务更加便捷。以黔江受理窗口为例,通过“电子预审+跟踪指导”服务,平均可为申请人节约办理时间15个工作日。

同时,我市全力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开展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等3项国家试点,以提高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推进服务质量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分别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5倍和1倍,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市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任务,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知识产权力量。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官网网站”